【互联网精神】互联网最需要+“文化精神”

   史玉柱 巨人网络董事长


  与普遍印象不同的是,他其实一直阐述的是企业文化。企业文化是土壤,叶茂还得根深土厚。作为一座“东方巨人”,史玉柱一直致力于挖掘企业最宝贵的财富--人的潜力,致力于用“纲举目张”的方式调配人的价值,只要“纲”正确了、成功了,一切成功皆在脚下。


  张勇 海底捞CEO


  有人说张勇是餐饮界的乔布斯,因为他创造了中国餐饮业一个“现象级公司”,这个有着“彼可取而代之”豪气的人在焦虑中成长,但是,他相信,极致的服务永远不会过时。由他爱出来的服务团队,迄今仍无人可以超越。


  左晖 链家董事长


  天为“虚”,地为“实”,虚实结合,才能“顶天立地”。特立独行的左晖相信,一个企业能否发展,取决于有无自己的文化,无形之物更胜有形之体。左晖和链家十余年来一直肩负着一种使命,那就是如何让房地产中介行业加强基础服务质量,标准化、规则化。


  唐志宏 招商银行副行长


  作为二十多年的金融老兵,唐志宏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带来的巨大力量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,也让商业银行肩负起更丰富的责任和使命。团队是怎样炼成的?他相信,竞争才能更好发展。


  曲伟海 新意互动CEO


  他将团队和人才发展融合一起,知人善用,以尽其心诚对用户,独创具有优秀价值的汽车数字整合营销企业,他相信,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数字营销的真实生产力。因为,有诚,有真实,有爱,有尊重。


  南龙植 鹏泰CEO


  从自己的国家来到异乡,留在中国大地上的是他奋斗十几年的背影与汗水,投身无所无不所的领域,他将数字赋予了艺术气息,赋予了文化精神,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行业推动力。


  康文 易通贷CEO


  依靠二十余年互联网从业经验,康文独创产融结合模式,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整合。他相信,在市场与文化大潮的冲击下,P2P行业才能真正去伪存真。企业与团队,亦如此。

  肖健 中手游CEO

  创业的经验和对局势的预判,让肖健带领中手游转型智能机游戏业务,“自研+发行”的双核战略和移动游戏发行商的角色定位,让他成为移动游戏发行行业的推手。总有那么一群人,乘着时代变迁的浪潮,心怀不可阻挡的梦想,努力成为浪潮上的那个领先之人。

  范建峰 常熟日报总编辑

  他曾带领传统媒体,率先进行了跨平台全媒体建设。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高度融合的今天,媒体行业的素质不断提升。而基于互联网更深层次的媒体融合,需要新一代和老一代媒体人的共同努力,最需要的是仍然是企业文化。


  王璟 新合传播集团COO


  十余年企业团队管理经验和对互联网时代的把握,让他不仅成为了一位思想与魄力兼具的开拓者,同时也成为了行业中不断创新的实践者。无论在哪里,他坚信坚忍不拔的个人与集体可以带来一切、改变一切。天涯,是靠自己走出来的。


  进入2016年以来,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一些大事。回顾过去的短短几个月,竟像一部没有彩排但发人深省的大戏,快播涉黄案、百度卖贴吧、饿了么黑心作坊、李一男黑幕交易等剧目应接不暇。这些在互联网行业中悄然生长的毒瘤,终究还是被揪出来昭告天下,以儆效尤。这些虽不是普遍现象,也没到泛滥的地步,然而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影响却不是雁过无痕。


  斥责讨伐扼腕唏嘘之余,更应该透过现象体会表层以外的东西。这些现象虽看似个案,细细想来,却有其共性和规律,一定程度上,反映了当今互联网行业潜藏的一些问题。既然是总结规律,就不一定是真理,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,不同的人、不同的认知、不同的考量方式总结出的规律可能不尽相同,在此仅聊表一家之言略谈其中一个层面,权供参考。


  这些看似没有必然关联的现象,明明白白地反映出某种特别的共性,错的方式各不相同,错误的根源却是相通的。一言以蔽之:文化精神的缺失。


 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励下,形形色色的创业创新如星火燎原,而“互联网+”因为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美好愿景更是备受追捧,教育、医疗、娱乐、社交、生鲜、旅游、房产、文化产业、智能硬件等纷纷与“互联网+”相拥。乍看之下,大好山河万紫千红。“互联网+”就像一个王者,大旗一挥,成千上万的精兵巧匠收至麾下,仿佛只等一场漂亮的胜仗,锣鼓奏响,凯旋归来。


  其实呢,就像军队最怕失了军心,互联网经济最怕失了精神。“互联网+”遍地开花固然有值得肯定的方面,目前来看,战略上前途是广阔的。需要警惕的是,千里之堤毁于蚁穴,在模式创新、科技进步等等之外,别忘了如人之灵魂的文化精神。经济也是有灵魂的,需要文化精神的滋养,方能繁荣。人们津津乐道于李克强总理为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摇旗呐喊,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由衷站台,有多少人关注到总理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对文化精神的呼吁和呐喊呢?两会上,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及“道德经济”,他说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,也应该是道德经济”,语重心长。市场经济无疑是一种进步,而这种进步不应该仅仅体现在GDP、盈利、融资上,也不应该满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、组织形态的演变,更应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石,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,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: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。互联网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经济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,更要从文化上、道德上培养向上的精神,真正引领中国经济、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价值,不负国家的扶持,不负总理的期盼,不负满腔热血奋斗的年华。


  古人云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崇高的道德和光明正大的行为总是令人敬仰的,“互联网+”时代概不能外。互联网经济越发展,越需要高山景行,越需要文化精神的灌溉,越需要以道德经济为准绳。三百六十行,互联网不论+哪个行业,都不能失了最可贵的文化精神,需要以+“文化精神”为根须,为本源,才能枝繁叶茂,成为参天大树、成为浩瀚林海。


  “互联网+”,从敬畏文化精神开始。